牧者的話 — 2021年
亲爱的弟兄姐妹朋友,平安
感谢主,上次写给您们的信得到您们积极和正面的回应,许多弟兄姐妹决定回到实体参与崇拜。你们的行动给我们极大的鼓励和祝福。我们也看到,当我们遵守标准作业程序(SOP)时,大家都一起经历主所赐的平安和喜乐。
这次写信给你们,想与你们谈谈“牧会”。
正如在八月八日在恩友堂的见证里所分享的,我在牧会了17年之后,被派去卫理神学院事奉了17年,看到牧会的同工们需要面对后现代的挑战,也接受许多各种各样的训练课程,有时候感觉眼花缭乱。我在想,作为神学院的讲师,要教导即将面对千变万化的未来牧者,真是需要许多强有力的想象力来教导他们。我也在想,要重新牧会,真不是我自己要做的事情,可能吃力不讨好啊。
来到美国重新拾起牧会,真是令我又兴奋又战兢。兴奋,因为回应上帝起初的呼召,做上帝要我做的事情,夫复何求?战兢,因为离开牧会太多年了,兵器已经生锈了、过时了!这犹如一个兵士,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所使用的兵器已经不管用了,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二十年代,所有的兵器已经焕然一新,要使用这些新的兵器,还需要一段日子来适应啊。
不过,还好,以下没有改变的真理可以帮助我慢慢的学习重新牧会:
1. 还好,原则没有改变。
什么原则呢?原则是:第一年牧会不要急着要改变什么。所以,需要时常提醒自己以前神学院老师教导的原则,也是我时常教导神学生们的原则:“第一年牧会,需要多多观察,不要轻举妄动,不要试图改变,免得引起反弹。” 我也需要时常提醒恩友堂的领袖和弟兄姐妹这个原则,免得你们急着要我带来改变。
2. 还好,圣经没有改变。
还好,主耶稣说:“18 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19 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做,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 ”(马太福音五)
圣经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无论天地、时代、文化、群众等怎么改变,神的话语还是保持不变,所以我只要遵照圣经的教训教导和讲道即可:“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做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
3. 还好,两命没有改变
无论是圣经的旧约还是新约的经文所强调的两大命:大诫命(申命记六和马可福音12:29-31)和大使命(马太福音28:19-20)都适用于每一个时代和文化当中。我只要紧紧抓住两大命所带出的的命令和方法,我就可以带领教会走在主的道路和旨意当中。
重新牧会,学习跟随主耶稣的脚踪,一步一脚印,慢慢来,慢慢走。也学习主耶稣的牧养方式,把焦点放在团队(十二门徒)和核心小组(彼得、雅各和约翰)身上,但同时不能够忽略会众、群众和世界的需要。一边走一边仰望主的怜悯和带领。
所以过去二个多月和未来的几个月,我学习除了看重讲台的事奉,也看重对教牧同工和长老团的个别和家庭的认识和探访,我和师母在每一个领袖的家里设立家庭祭坛。盼望这个团队(也刚好是十二个人!)得到一点供应,也可以把所供应的家庭祭坛带到会众当中,特别从执事部开始直到整个堂会,每一个家庭都设立起家庭祭坛。这虽然只是每一个家庭的小小一步,但却是为教会跨出了一大步。
盼望我们不只喊着这三年的口号“扎根、传承、扩展”,而是实际的从教牧同工和长老团开始,在家庭里头“扎根、传承和扩展”,一步一脚印的同心同行。如果每一位教牧同工夫妇和长老夫妇都愿意去帮助另外十二个家庭“扎根”设立起家庭祭坛,恩友堂就立刻有144个家庭里有家庭祭坛,而这144个家庭“传承”下去,不到一二年,就“扩展”到每一个家庭了!这不是增加教会的活动,而是找回每一个家庭所应该有的生活。
求主教导我们牧养祂的羊群。
关心你的
池金代牧师
2021年十月12日
親愛的恩友堂弟兄姐妹們,平安
上次與大家分享“家庭祭壇”之後,弟兄姐妹有積極的回應。爲你們感謝主,盼望我們一步一脚印,直到恩友堂的每一個家庭從家庭祭壇開始尊主爲大。
首先,最近接獲通知,轉告大家以下重要消息:
“謹慎自守-提醒弟兄姊妹提高警覺,不要隨意聽信他人,在教會弟兄姊妹中,不要有任何金錢借貸的行為,以免蒙受有可能造成的損失。” 有任何問題可與我們(長老和牧者)聯絡。
接著,我要與弟兄姐妹們談談“繁體字和”简体字”。
從八月開始在恩友堂講道,我每次預備演示稿(PPT)都要關注所使用的字體,應該是繁體字呢,還是簡體字?以前馬來西亞的學校都是使用繁體字的,到了二十多年前開始轉換為簡體字,所以我也學習用簡體字與人溝通。想不到,來到恩友堂之後,需要“復古”,重新學習繁體字的應用。
我本來以爲在恩友堂的會衆當中有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中國大陸來的,使用簡體字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所以在演示稿裏,使用繁體字打出經文,但使用簡體字打出信息重點,希望大家皆大歡喜。
但是有一次,我忘記了把簡體字的經文換爲繁體字,就引來了意見箱裏的字條(歡迎大家使用意見箱表達意見,難得收到寶貴的意見),告訴我要堅持使用繁體字。這張字條應該是把三個多月下來在背後議論紛紛的意見化成了眼前的要求,使我我心裏很是作難,到底要使用哪一個字體?最後我選擇把所有的講道演示稿都以繁體字呈現。主要的原因是恩友堂以繁體字開始的,過去將近40年下來的“傳統”,我理當順從,不敢貿然改變。
另外一方面,我很想與弟兄姐妹們交流溝通一下。這件事情讓我想起使徒保羅所説的話:”19 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做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 20 向猶太人,我就做猶太人,為要得猶太人。向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做律法以下的人,為要得律法以下的人。 21 向沒有律法的人,我就做沒有律法的人,為要得沒有律法的人;其實我在神面前不是沒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 22 向軟弱的人,我就做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我就做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23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 (哥林多前書9)
使徒保羅爲福音的緣故,向什麽樣的人就做什麽樣的人,目的就是要救些人,要與人同得福音的好處。面對繁體字和簡體字的掙扎,我們如何從使徒保羅那兒取經?容許我引用他的話,轉換為“向繁體字的人,我就做繁體字的人,爲要得繁體字的人;向簡體字的人,我就做簡體字的人,爲要得簡體字的人。”
衷心盼望恩友堂的弟兄姐妹爲了福音的緣故而像使徒保羅那樣,喜歡用繁體字的弟兄姐妹開始學習閲讀和使用簡體字,爲要得簡體字的人,而习惯用简体字的弟兄姐妹也开始学习阅读和使用繁体字,为要得繁体字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恩友堂經過40年之後,需要重新禱告和思考繁體字和簡體字的事情,大家集思廣益,一起同心走前面的道路。
請為我(只有我一個人)於本周日(11/14)晚上飛回馬來西亞參加年議會和退休禮拜,并且於12/5下午飛返達拉斯禱告,求主帶領來回旅途平安。謝謝。
關心你的,
池金代牧師
2021年11月11日
親愛的恩友堂弟兄姐妹朋友,平安
感激您們的禱告,感謝主垂聼禱告,讓我在疫情中仍然能夠平安來回馬來西亞。我已經於上個星期天下午三點從吉隆坡飛回抵達DFW機場,剛好在美國新條例之前一天入境,因爲美國政府最新的規定是從星期一開始外國入境美國的人必須在登機前呈上一天之内的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結果(以前是三天之内)。
這次回去馬來西亞三個星期,除了參加衛理公會年議會和榮休禮拜,也處理了好些事情,并且與許多弟兄姐妹朋友和家人團聚。
第一個星期,在東馬砂拉越酒店隔離,感謝主,只有六天的隔離,而且全程都有政府付費和酒店三餐的供應,也有外面弟兄姐妹送進來的水果和食品等,剛好可以有一個星期在酒店裏睡睡醒醒渡日,調整倒時差。
第二個星期,可以在綫上參與年議會,也可以及時從酒店出來參與實體的榮休禮拜,與另外五個教牧同工一起正式退休。如果你錯過的,仍然可以上網看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YcgrCMv6dk&t=7015s。在議會當中,除了榮休禮拜,其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二三天之内,教會讓出席大會的弟兄姐妹自由奉獻,作爲聖誕禮物給世界各地最有需要的群體,結果不只達到了目標(20萬令吉;約五萬美金),甚至遠超過,接近30萬令吉(七萬多美金)。哈利路亞!這也讓我想到恩友堂的弟兄姐妹,也是甘心樂意和慷慨的奉獻,幫助有需要者,包括給約書亞傳道一家約四萬美金的奉獻。愿主報答你們的愛心。
第三個星期,與許多弟兄姐妹敘舊聚餐、打乒乓球和籃球,正式與他們道別,也與將近二年不見住在西馬的女兒、女婿和外孫享受天倫之樂,終於可以擁抱外孫,雖然一開始他有點畏縮,因爲只在綫上見過外公,如今突然間實體出現,需要時間建立起實體的關係。就如我們在綫上敬拜主和實體敬拜主確實也有分別,我們也需要時間建立起更親密的實體關係。
回家真好,不只馬來西亞的家,還有美國的家,但是這些家庭都是地上短暫的家,唯有天上的家才是永恆的,讓我們效法過去許許多多因著信而活的人,經上説:
13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14 說這樣話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 15 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 16 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希伯來書11)
聖誕節的主人翁主耶穌,所帶來的就是這個永恆家庭的盼望,好讓我們信靠他的人可以有永遠的歸宿。如果你還沒有信耶穌,誠心邀請你信耶穌;如果你已經信耶穌,也誠心邀請你憑著信心過每天的生活,直等到我們回天家或者主耶穌再來。
祝你聖誕快樂,新年蒙福!
關心你的,也被您關心的,
池金代牧師
2021年12月9日清晨六點鐘(倒時差)寫於Plano家裏